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正在豪赌美国银行股

千雨2022 财经早餐 2023-06-17
美国监管机构和瑞士央行发出的救助“口号”只是第一步!

当下看来,似乎有风险的银行已经得到控制,可谁也没办法百分之百确认,银行暴雷就此终止。

在这场银行暴雷风波中,有人看到了风险,有人看到了机会! 
抄底、沽空
1.忙抄底的高管

过去一周,硅谷银行、瑞信暴雷事件的余波,以及监管层的救市态度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美国银行股开始暴涨暴跌。

“风浪越大,鱼越贵”,这个被大多数人接纳的道理,正在被运用到银行股的交易逻辑里。市场恐慌之际,不少地区银行的高管却开启了抄底自己股票的动作。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因为在一批投资人的视角里,只是把这次由个别银行暴雷而引发的行业震荡,当作一个外部风险事件,基本面并不存在大的风险。

据智通财经,上周Janney Montgomery Scott的研究主管Christopher Marinac表示,地区银行股的大幅下跌是投资者的一个关键切入点。过去一周该集团的下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切入点,因为潜在的业务基本面仍然完好无损。

根据彭博的消息,上周各家区域性银行的高管们利用银行风波引发的抛售潮抢购自家股票。包括PacWest Bancorp、Metropolitan Bank Holding Corp在内的美国各地银行100多位高管,共计花费1390万美元资金来增持自家股份。

除此之外,有些资本大佬也力挺区域性银行。

据报道,对冲基金大佬Bill Ackman表示,“区域性银行现在便宜的难以置信,一个不错的交易就是购买区域性银行股票或ETF。”不过,他认为,此举并非没有真正的风险,但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不对称性”。

2.靠沽空挣钱

有人从长期主义角度出发,正在看多银行股;有人以风险未充分释放为由,正在沽空美国区域性银行股。
美国地方性银行发生危机后,不少人闻风而逃,选择把自己的存款从中小银行转移到大银行,由此上演了一场存款大迁移的桥段。据悉,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为代表的大型银行经历了大量储户涌入的情况。
危机让不少对冲基金跃跃欲试,通过沽空区域性银行开始套利。
远远没有结束
美国整体银行业的走向如何,依然悬而未决。新的消息会造成新的预期,定价自然也会在资本市场中有所体现。

市场上目前充斥着两种声音,至于哪种声音能够最大程度被市场消化,将大概率决定危机的最终走向。

好的一面,监管层对于救助银行的心很迫切。

美国硅谷银行、美国签名银行在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后,开始寻找买家。

据媒体报道,纽约社区银行已经与FDIC达成一致。据有关协议,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旗星银行将以3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签名银行,其中涉及的129亿美元的贷款部分,将给出27亿美元的折扣。

来源:FDIC
瑞士信贷这边的进展速度更快。在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下,瑞信和瑞银已于上周日达成合并协议。据上海证券报,瑞信账面上名义金额合计约160亿瑞郎的其他一级资本(通过一级资本债券发行产生)将冲销为零。

更大的层面来看,美联储拿出诞生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一项救市措施——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这次,美联储通过联手五大央行,将提高常设美元互换安排的流动性,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

巴菲特对于银行股的投资思路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据悉,本次某些银行危机爆发之前,巴菲特去年已经“精准”清仓。在清仓之前,巴菲特所持有的富国银行股票已经长达32年之久。

除了“精准”避坑之外,危机发生后,巴菲特也会看准时期抄底。2008年在次贷危机时刻,巴菲特曾以10%股息优先股+权证的方式投资高盛,2011年,美国银行由于巨亏,遭遇股价大跌和机构投资者沽空。
但出于对美国银行管理层的信心,他依旧果断购买了美国银行6%的优先股附带权证。过去近10年里,按季度分红来看,美国银行每年分红比例基本保持在10%-35%。

据美国媒体报道,就美国银行业危机,巴菲特近日与总统拜登的团队进行了对话。关于对话内容,据悉,巴菲特针对当前危机给出了意见和指导。后续如果巴菲特能够出手投资银行股,会被大众视为一个积极信号。但这取决于他到底买了哪家银行股。

坏的一面,监管对于某些问题银行的救助并非意味着解决了所有问题。

借着这次硅谷银行事件,据《华尔街日报》,有一项研究发现,多达186家美国银行可能会面临与硅谷银行相同的命运。社会科学研究网络测算后发现,如果一半储户提走存款,美国186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

回归到风险事件的起源来看,除了硅谷银行自身经营模式的问题,美联储持续加息也是诱发危机的原因之一。不少机构和投资者把接下来美联储的动向看作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截至目前,美联储已经进入议息会议之前的静默期,对于加息与否当下并未透露出任何倾向。基于此,市场进入了盲猜阶段,动荡也在所难免。

毕竟,监管的态度只能左右一部分市场预期,真正做出决定的市场主体或许才是决定危机最终走向的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